父後七日的第七本作品之後——劉梓潔老師專訪

deco

父後七日的第七本作品之後——劉梓潔老師專訪

2022.04.08

【希望你也在這裡,共度旭日與潮汐】

作家劉梓潔,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專任助理教授,曾任記者、編劇、編輯等,活躍於文壇,其所編導的電影《父後七日》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以及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等殊榮。在持續修煉了十年後,又推出了最新的一部作品《希望你也在這裡》,從「以死而生」的開篇抓人眼球;〈茉莉IG〉的書中書形式設計巧妙;四個角色的愛恨情「愁」錯綜複雜,令人揪心之餘,也揚起讀者的好奇心,一路往下閱讀。

「其實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是真的去過很多地方,再把旅途中遇到的一些人事物、一些感悟,融入到情節裡面,讓角色交互碰撞,走出跟現實不一樣的路。所以書名的『你』跟『這裏』其實是『浮動』的。」劉梓潔翻動書頁,把《希望你也在這裡》的成書過程緩緩道來。

【誰的人生不迷茫,打起精神去流浪】

常關注劉梓潔老師作品的讀者都不難發現,她在不同的書中探討著共同的話題——「迷茫」,而遭遇「迷茫」正是她踏上寫作一途的契機。雖然《希望》一書以「天葬」作為旅途的開篇,但作者認為,迷茫的終點絕對不是死亡。在面對未知事物,人難免會產生更多的困惑,面對挑戰與岔路,應要有破釜沉舟、「向死而生」的勇氣。

「曾經的我也會因為『《父後七日》的作者』這個光環遇到滿多創作的瓶頸,但太過在意別人的目光與期待,反而會把自己圈禁在一個舒適圈,一直重複寫一樣的東西,重複走著自己的路,既無趣,也沒有進步。」劉梓潔表示,「後來我想通了——只有作品可以證明作者。寫什麼都好,堅持寫下去,我還是『《父後七日》的作者,將來也會是『某某作品』的作者。」劉梓潔闔上書本,分享自己從迷茫到釋然的經歷。

【人生旅途新篇章,逢甲教職新航向】

2021年秋天來到逢甲大學擔任專任教師,可說是劉梓潔老師在「文字工作」的生涯中又一里程碑。對於擔任大學教授培育新一代作家的教育義務,劉梓潔老師認為:「重要的是,人要肯讀書,讀什麼都好,哪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作品』,起碼你有在看,你在向文學走近,你讀過的東西都會成為養分,對日後自己創作,或是去欣賞更深層次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幫助。」未來逢甲中文系也將透過劉梓潔老師的專業,以及業界實務的經驗,開設「影視劇本賞析」、「影視劇本實作」以及相關的課程,不但帶領學生閱讀文本,也將把文本化為影像、化為實務,培育下一代的中文人才。

文:李彥璟
圖:楊紀晴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