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以人為本,科技為用 ── 2020漢字文化與科技媒體研習會

deco

以人為本,科技為用 ── 2020漢字文化與科技媒體研習會

2020.11.23

2020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科技與人文漢字文化研習會

以人為本,科技為用 ── 2020漢字文化與科技媒體研習會 為了搭起人文與科技之間的橋樑,為期兩日的「2020漢字文化與科技媒體研習會」於11/21-22日在逢甲大學盛大舉行。研習會分別安排了漢字文化、古文字、漢字教學、漢字藝術、科技人文以及數位媒體等專題演講,整合了傳統漢字文化與科技媒體之間的應用。會議採ABA形式——首日議程主要與漢字文化相關,邀請當代文字學界的前輩專家為大家深入淺出地帶來發人深省的內容;次日則邀請科技媒體及數位應用的專家,帶來科技結合人文領域的視聽享受,讓漢字文化運用科技媒體之載體,培育下一個世代的人才。

來自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朱歧祥教授以幽默的方式開場,並強調文字其實就是個「人」,它是有溫度、有生命的,我們研究漢字,從「我」出發,但始終要記住以「人」為本。此亦是貫穿當日其他演講場次的主旨,也是人社院成立以人為本的「智慧人本場域」之構想原點;季旭昇教授所說的「人是如何去讀經典,如何讀錯,又如何自我糾正」;呂佩珊教授從生命教育的角度帶聽眾解讀「人」字的九種書寫型態以及其內在意涵;周碧香教授從漢字教學出發,看不同的「人」在文字傳承中,承擔著什麼重要的角色與責任;陳逸文教授則透過甲骨材料,研究「人」在上古時期進行若干的農業活動;有藝術界「全才型」大家之稱的 程代勒教授以自己十年作品的變化,帶來「書法的內容與後製」,其「後製」,倒不如說是「詮釋的方法」,從書寫題目的發想、文房四寶的運用技巧、以及視覺呈現的構圖佈局,輔以一張張真實墨跡,讓全場驚艷。

「中文系已經在變革,我們開創跨系所的多元化課程,鼓勵同學不止學中文,更具備能力『用中文述

說科技的語言』,與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有良好的溝通,彼此作為一個小小的部件,結合起來,才會有更好的作品產出。」翟院長認為,在科技與人文的結合下,學生甚至能運用大數據解決傳統中文未解的難題,發表了〈您錯了胡適先生:以文字大數據分析辨別小說真偽〉期刊論文,應證了智慧人文的相輔相成,讓人文學科的發展有更多可能。 卡米爾公司數據專案經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講師彭其捷分享了業界的豐富經驗,並強調即便再令人炫目、活靈活現的畫面,都無法脫離文本的架構以及背後潛藏的精神文化——光有畫面,還不算是個完整的紀錄;這一點,與鄧廣豐教授「中文語音合成應用」之講座主題不謀而合:文字,是最最根本的素材,有了文字以後,才以聲音、畫面去為其增色,以思想結合視覺、聽覺,再透過科技媒體表達傳遞,這才是漢字未來的發展趨勢。

「漢字文化研習會」在逢甲大學中文系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年,從剛開始的一天的論壇演講,到後來的國際性講座,並整合媒體、科技及數位材料,擴大漢字文化及其應用面的不同面貌,每年亦吸引眾多的與會人數,場場爆滿。今年,人文社會學院獲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研習會除了科技媒體之外,更著重於如何培養2030年的前瞻人才;漢字文化與科技媒體研習會再一次圓滿完成,也再一次呈現了逢甲大學發展智慧人本的特色。

圖|李駿文

文|李彥璟

相關新聞